戴貴立-評論文章
資源回收,再次利用的好事,不過資本家,石化大老闆,他們發動的「社會運動」,其實還是為了自己產業利益,學者研究發現,石化產品只有七分之一有回收價值。其實不用石化產品,尋找天然,可以替代的用品,會妨害他們商業利益,因此回收看似環保,其實是多事,是為了維護大企業家曉得利益。
現在問題來了,紙張回收,再造,保護森林是事實,也是比塑膠回收有益。玻璃更是需要鎔化再造。不過一般人以為回收的弱勢者,拾荒老人維持生計的出路。這只說對了四分之一。
另外三個競爭對手,分別是宗教團體、清潔隊、富有但是節儉又強迫收藏的富有人。
慈濟回收,貢獻有目共睹,不評論。清潔隊也是幫民眾解決存放回收物品的困擾。住透天或是有土地的富有人,真的不少節成性,門口堆積紙箱等「值錢物品」。一位阮姓房仲指出,不要小看堆回收品的,田僑還是不少。
林姓家庭主婦指出:「之前我也會留著自己賣開車載去賣,賣不到30元,放在家裡又佔空間。現在不留,直接放門口,一下不見。」
她還說:「巷子一戶透天厝,撿回來資源回收物也不賣,老鼠滿街跑。獨居長輩家裡也是!我們消防隊還要去宣導,還幫忙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防萬一。這個社會不知會這麽多回收專業戶?」
早上清潔隊8:10-8:30,固定路口,收垃圾。就有熱心人掃地,同時幫忙收集可以回收的資源。在屏東市星期六晚上才有資源回收,這熱心人,兩個一組,「攔截民眾不能魄入垃圾車的回收品」,有點像麻將的攔胡,早一步搶先。幸好有他們分工,各安其是。
資源回收,耐心看,認真分析,還是有不少隱藏的問題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