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關閉

【專題報導】海鯤號交船陷僵局 「國造潛艦傳奇」淪為考驗賴政府的難題

  • 2025-10-15 13:49:00

首艘國造潛艦「海鯤號」原訂十一月交船,但國防部長顧立雄近日坦言,「有很大挑戰」。這是他首度具體說明卡關細節,形同向國人預告交船恐將延宕。顧立雄出身律師界,發言謹慎,然而對於外界最關心的「確切交船時間」,仍避而不談。

卡關兩大系統 國防部否認技術問題

根據國防部說法,目前延宕主因在於「主機與電力系統」及「整合式載台管理系統」兩項尚未完成調校。部方強調,問題出在協調不同廠商的排程與測試時間,而非技術瓶頸。不過,若真僅是時間協調問題,卻連延宕多久都無法估算,顯然令人難以信服。外界質疑,這樣模糊以對,是否真如賴清德總統所稱,屬於「備戰」狀態?

從「辣台妹傳奇」到「潛艦難產」

蔡英文任內全力推動「國造潛艦」,營造「自主防衛」與「造艦傳奇」形象,然而實際整合難度極高。當年「海鯤號」是抗中文宣的象徵,如今卻成為賴政府上任後最棘手的國防考驗。更引人關注的是,主導此案的前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與台船董事長,相繼於測試階段請辭,理由皆為「家庭因素」,使外界更加質疑內部是否出現重大問題。

十三年七艘潛艦藍圖 如今陷入信任危機

去年,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主導一次編列十三年期、共七艘潛艦的長期預算,引發朝野爭議。當時反對者被批評為「中共同路人」。如今首艘海鯤號交船遙遙無期,外界開始反思,預算編得再多,若艦艇無法如期成軍,國造戰略恐流於口號。

家醜難掩 海鯤號成「國防壓力測試」

國慶日當天,立法院長韓國瑜以「隱形堰塞湖」比喻國家潛在威脅,引發民進黨批評「家醜外揚」。但現實是,造價逾五百億元的海鯤號若仍難以下水交艦,恐怕「家醜」已難再掩。這艘被寄予厚望的潛艦,正考驗著賴清德政府如何在政治宣示與國防實務之間,找到真正的平衡點。

您可能有興趣